团队科研交流讲座 | 提炼科研方向,共促学术发展

发布者:姚亚楠发布时间:2023-04-28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科研创新能力,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增加学科间的交流,丰富学术知识,拓展教师视野,数理学院在四月开展了五次团队科研交流讲座。各学科负责人及各科研团队带头人以及教师代表参会。

 

此次讲座中,我院五个科研团队的相关老师结合自身科学研究工作情况进行了讲述,并提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设想,活动现场气氛活跃,互动效果良好。

 

生物数学团队负责人

李盈科老师

 

生物数学团队的努尔别克·艾孜玛洪老师以《Mathematical analysis for an age-structured SIRS epidemic model》为题,文献研究了一个在人口稳定状态下具有时间年龄结构的SIRS流行病模型。尽管年龄结构SIRS模型是众所周知的年龄结构SIR流行病模型的简单扩展,但必须开发新的技术来处理由于康复个体易感性逆转而引起的问题。首先,给出了归一化年龄结构SIRS模型的适定性的标准证明。接下来通过不动点自变量和分岔方法来检验地方病稳态的存在性,其中引入下一代算子和基本繁殖数R0来公式化地方病阈值结果。第三,利用分岔计算和比较方法研究了稳态的稳定性,证明了紧致吸引子的存在性,并基于种群持久性理论讨论了其全局行为。最后,给出了一些数值例子,并讨论了大规模疫苗接种对R0的影响以及基于再感染阈值的免疫临界覆盖率。

 

努尔别克·艾孜玛洪老师说:“目前大部分年龄结构模型是可分离感染强度下进行理论分析,非可分离感染强度下相关结果很少。这篇文献首次提出了非可分离感染强度下定义基本再生数、地方病平衡态以及稳定性的方法,该方法有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随后,学科团队成员积极讨论了文献中几个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大家都提出了几个宝贵的意见。学习了不动点的方法证明平衡态的存在性的技巧以及基本再生数的定义方法。

 

代数图论团队负责人

蔡学鹏老师

 

代数图论团队的阿布力米提·孜克力亚老师的题目是《李代数sl(2,C)的斜导子》,这篇文献介绍了sl(2,C)的斜导子,得到了sl(2,C)的任意一个自同构所确定的斜导子,进一步证明了sl(2,C)的自同构σ所对应的σ-导子空间是一维或三维的。

 

阿布力米提·孜克力亚老师说:“通过这个讲座,认真研读文献,使我在这篇文献《李代数sl(2,C)的斜导子》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促使我去阅读更多新的与李代数相关的文献,阅读文献时不断促使自己提出一些新问题,并努力去钻研、解决这些新问题,争取做出一些成果并发表。

 

环境功能材料团队负责人

匡代洪老师

 

环境功能材料团队的匡代洪老师以《怎么发表SCI论文》为题,从怎么阅读SCI论文、怎么撰写SCI论文、怎么修改SCI论文、怎么投稿SCI论文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他指出,发表一篇SCI论文,不是建造一座学术之峰,只是滴一滴水到这个海洋里。不神圣,更不困难。只要前期的实验数据或者理论数据能够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涉及的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创新性足够。故事的逻辑性要好,不能混乱。很多人不能发表出SCI论文的原因,要么最起码的英文写作不行,要么逻辑不清晰导致写作混乱、写出的东西别人看不懂,要么工作没有新意,要么有新意没有表达到位。

 

匡代洪老师说:“正常的提高英文写作能力的方法是长期、大量、精读、多记、多练笔……两三年下来,英文写作能力会有很大的、很扎实的提高。”

 

环境功能材料团队的杨方源老师以《Fabrication of modified alginate-based biocomposite hydrogel microspheres for efficient removal of heavy metal ions from water》为题,介绍了硫醇和酰胺改性海藻酸盐的制备方法,并将材料与氧化石墨烯复合,制备了用于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生物复合水凝胶微球吸附剂。探究了生物复合水凝胶微球对水中Pb2+Cu2+的吸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水凝胶微球对两种重金属离子均具有快速的吸附过程和良好的吸附能力。改性海藻酸盐基生物复合水凝胶微球具有快速、高的吸附效率和优异的再生能力,在水处理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杨方源老师说:“通过对这篇文献的精读精讲,学习了水凝胶材料的更新的合成方法,为自己下一步的科学研究了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希望能够通过这种科研讨论班的不断开展,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

 

统计科学团队负责人

李新鹏老师

 

统计科学团队李新鹏老师汇报了自己近期发表的论文《矩相关保费原理中具有风险相依结构的信度模型》,主要介绍了根据一种统一的保费原理(即矩相关保费原理) ,考虑风险之间的相依性,运用信度理论方法估计风险随机变量的矩母函数,给出在矩相关保费原理中具有风险相依结构的保费估计,并且给出结构参数的无偏估计,从而推广了经典信度理论。

 

李新鹏老师说:“通过这个讲座,与各位老师的交流中,对模型的改进工作有了更多的想法,可以在自己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再对论文中损失函数重新选取非对称损失函数进行研究,看是否也能得到与平方损失函数下比较好的结论。同时,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沟通中,内心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拓宽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数据科学团队负责人

徐刚刚老师

 

 

数据科学团队徐刚刚老师讲座的题目是《年龄对COVID-19潜伏期分布分位数的影响》。首先介绍了COVID-19病毒传播性强,甚至在潜伏期具有传染性的特点,用韦布尔分布刻画新冠病毒潜伏期;对不同年龄组的潜伏期做了相应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人群的新冠病毒潜伏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利用多项式函数拟合感染病毒人群的年龄特征,并通过E-M算法进行参数估计,得出各个年龄阶段下的新冠病毒潜伏期分位点。模型显示,COVID-19的潜伏期因感染病例的年龄而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潜伏期往往比中年人长。

 

徐刚刚老师说:“通过本次讲座,结合和各位老师的交流,我收获颇多。首先,在研究过程中,觉得知识远远不够,还需进一步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其次,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将实际问题与理论联系并将其转化为专业问题的能力,要多读文献资料,拓宽知识面;再次,多参加这样的学术交流,争取努力提高科研能力。”

 

讲座中,参会人员根据所做报告的发展方向和学术潜力提出建议并进行讨论,同时根据学院发展、学科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讨,凝聚了共识,增强了学院发展动力。

 

本月团队科研交流讲座,为我院教师搭建了思想碰撞、交流合作的平台,提高了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收集、筛选、归纳资料等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术团队建设和教师发展,同时对我院在学术探究、远求真理的认识过程中,敞开胸怀自觉容纳他人的指点批评,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一同克服自身的局限和认识的俑颇,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