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在校、院两级团委的精心组织和帮助下,数学2304团支部积极投身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嘱托,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风采。
大一期间,本支部积极组织同学们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参与志愿活动有50人次,参加志愿的人数占比96.1%。此次暑假社会实践,本支部以团队和个人两种形式展开,暑假“三下乡”团队社会实践由数学2303、2304团支部部分同学参加,共计16人;个人参与社会实践共计32人,班委及班内入党积极分子宣传引领全班各个同学参与暑期社会实践。
杨胜峰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不仅仅是一句古训,更是杨胜峰同学这次深入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谷陇镇岩英村,参与清扫街道、回收废弃物的实践活动的真实写照。当他穿上志愿者的服装,手握扫帚和垃圾袋,真正走进那些需要被呵护的角落时,他才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阳光下,汗水浸湿了衣背,但心中的那份喜悦与满足却如同清泉般涌现。每一块被清理干净的地面,每一点被收集起来的垃圾,都是他们劳动的成果,都是他们为乡村美丽环境贡献的一份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他深深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价值,那是一种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受到的充实与幸福。
然而,在这次活动中,他也遇到了一些让人深思的问题。一些居民对于公共环境的保护意识淡薄,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让他感到痛心。这让他意识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自觉与行动。只有当每个人都成为环保的参与者和守护者时,我们的家园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他说:“回望这次实践活动,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成长。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的信念。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就一定能够共同创造出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和谐的乡村环境!”
阿依舒阿克·别山拜、乔玉花
敬老尊贤,是养德之基,厚德载物,是立身之本。阿依舒阿克·别山拜和乔玉花报名参加乌鲁木齐市西域家园老年公寓当志愿者。在成为养老院志愿者的这段时间里,她们收获了许多深刻而珍贵的体验,内心也慢慢地被温暖与感动所填满。
当踏入养老院的那一刻,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扑面而来。老人们或坐在庭院中晒着太阳,或在房间里静静地看着电视,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生活的平和与对陪伴的渴望。
黎耀辉
半亩方糖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自7月15日起,黎耀辉在东莞市麻涌镇青少年活动中心担任科技班助教,旨在提升自我并充实假期。
在科技班担任助教的这段日子,犹如一段充满惊喜与挑战的奇妙旅程,给他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作为大学生,他积极投身于课前氛围营造与课堂秩序维护中,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更让他深刻体会到责任与耐心的重要性。
在助力学生探索科技奥秘的同时,黎耀辉同学也实现了个人成长与蜕变。他说:“我学会了更好地与人交往、更好地负起责任。同时,与活动中心的低年级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也收获了快乐和友谊,了解了很多现在小学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这让我受益匪浅。”
常秀改
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常秀改暑假期间在河北省定州市砖路镇王村实践,她参加了许许多多的活动,体会到了农村的文化与生活,比如,帮农民收粮食,协助村民们去除地里的杂草,听取村民的意见,了解当地民情等等。更亲近的走近农村,走近农民。
在与农村朋友交流中感受他们淳朴和热情。常秀改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不易。在这段时间中,不仅仅是实践,更是学习和成长,这就是所谓的“无书课堂”,也更加印证了我校“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结合生产”的办学方针的重要性。
努尔尼亚孜·阿卜杜克热木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精神。努尔尼亚孜·阿卜杜克热木同学在新疆莎车县阿瓦提镇墩买里村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歌学唱课,介绍和解读了国歌的由来和词曲的意义,给孩子们讲述了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这次红歌学唱课,不仅是一次音乐教学,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红歌的传唱,将让孩子们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邢子琦
干净宽敞的马路,恬静安逸的生活。邢子琦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大冷乡程沟村大队参与农村社会实践收拾街道的过程中,他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
当他踏入那条原本杂乱无章、垃圾散布的街道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起初,望着堆积如山的垃圾和杂草丛生的角落,他感到任务艰巨,但同时也坚定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决心。他们手持清扫工具,从街头到巷尾,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每一次挥动扫帚,每一次弯腰拾起垃圾,都让他切实感受到劳动的艰辛。然而,随着垃圾逐渐减少,街道渐渐变得整洁,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种成就感并非来自个人的荣耀,而是源于他们为整个村庄环境所做出的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大家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有的负责清扫,有的负责运输垃圾。在共同的目标下,他们彼此鼓励、互相帮助,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次收拾街道的实践活动,让他更加珍惜整洁环境的来之不易,也让他意识到,改善农村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他说:“他作为一名参与者,他将把这份责任感带回日常生活中,继续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